1. 理论创新,构建了中国特色的跨学科教育范式。基于“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创新性提出了跨学科教育范式,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完整的基于软件工程专业的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以学生为中心、面向产出”、支撑学科交叉的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基于“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模式,提出“面向问题求解的项目学习”跨学科教学方法,丰富了跨学科教育理论; 揭示了跨科学研究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之间的内在机理,有力推进了跨学科教育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验证。
2. 实践创新,实践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软件人才培养。尝试软件工程专业与理、工、医等学科结合,综合地、系统地开展交叉专业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分别从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交叉专业建设、交叉学科课程体系建设、工程实践环境建设等不同角度提出具体方案,成功实现了多个交叉专业的人才培养;以“应用领域+软件工程”的模式,成功实现了传统专业的数字化转型;产教研深度协同,与华为公司共建“四川大学-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与腾讯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加入中国高校微信应用教育联盟,共同完成面向产业的课程建设改革,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具有时代性、前瞻性的川大实践。
3. 模式创新,提出了综合深度和宽度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端创新型人才培养上,提出跨学科的长学制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同学历层次上(本、硕、博)实现学科交叉,突破了学科、学历的边界;面向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构建,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跨学科教育相结合,将学科与行业领域有机结合,产学研合作,探索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方式,促进专业内涵建设,培养了学生适应未来的综合素质。
Copyright©2002-2022四川大学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063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