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生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2013年以来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包括除导师外第一作者)在《考古学报》《考古》《文物》、Antiquity等本专业顶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在专业重要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近200篇,在全国高校考古专业中名列前茅。在读研究生主持或参与的西藏札达桑达隆果墓地、陕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国大墓、贵州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等项目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研究生参与策划的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成都历史文化陈列”、“影舞万象 偶戏大千——中国皮影木偶展”获得“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二、教学相长,形成一支实力雄厚的教研团队,学科实力显著提升
通过本成果的实施,逐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视野开阔、经验丰富、实力显著的教研团队。该成果完成人中拥有万人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杰出教授1人, 学者4人,宝钢优秀教师3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1人。教师承担包括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内的国家级课题和在《考古学报》《考古》《文物》三大杂志上发表论文数量在全国首屈一指。本学科影响力不断增强,连续四年上海软科排名居全国前三,2020-2022年居全国第二。
三、为全国高校考古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川大经验”
近五年来,本成果10余次受邀在教育部举办的专题研讨会、各高校考古学科研究生培养交流讨论会等高端层面进行教学经验分享,探索出的“川大经验”为全国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经验,被教育部学位中心主办的《中国研究生》“研究生教育这十年”栏目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了报道。
四、有力提升了考古学的社会影响力
在读研究生直接参与三星堆与文明互鉴、西藏考古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窟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国家重大考古项目和前沿课题,受到中央电视台、新华社、澎湃新闻、腾讯网等多家主流媒体的持续关注和报道。2018年7月30日、8月17日CCTV-1综合频道、CCTV-13新闻频道的“新闻直播间”、“新闻联播快讯”、“朝闻天下”等栏目组连续直播四川大学考古学研究生参与的西藏阿里考古工作。2021年3月20-21日,CCTV-13新闻频道、CCTV-2财经频道连续报道考古学研究生作为主力参与的广汉三星堆考古工作。2022年,CCTV-13新闻频道、四川广播电视台以直播的形式全面报道了三星堆考古新发现;此外,CCTV-9记录频道、人民日报新媒体、凤凰卫视、东方卫视、四川日报、成都日报、国家地理、哔哩哔哩等百余家媒体对川大参与的三星堆发掘工作以专题报道或纪录片的形式进行了宣传语记录,直观展示了四川大学考古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做法和成效。
Copyright©2002-2022四川大学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063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