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报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报告 > 推广应用情况

本项目成果在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结题验收时被评为优秀,成果实施案例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新闻宣传和案例集》,并得到了推广应用,产生了较大示范意义和引领作用。

1. 重构轻化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及其教改实践的推广应用情况

本成果诠释的厚基础、宽口径、面向生物质加工利用发展前沿建设轻化工程新工科专业的理念与实现途径,已经在我国相关高校形成共识,引领了我国轻工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工作。在本研究实践成果的示范带动下,我国多个高校轻化工程专业正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开展相应的教改工作。例如:天津科技大学新制订的轻化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了物质转化及生物质材料等专业知识平台,强化了与造纸工业相关的生物资源工程领域的知识;昆明理工大学轻化工程专业在三、四年级引入生物质化学与材料等多个模块化课程体系;大连工业大学2021年申请增设生物质能源与材料本科专业;南京林业大学在轻化工程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上,三、四年级引入生物质化学与材料、制浆造纸工程、轻工装备与控制等多个模块化课程体系。这些推广应用实践,为我国高校轻化工程专业通过教学改革成为面向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工科专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仅如此,本研究实践成果在非轻工类高校同样起着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如在中国农业大学催生出全国首个生物质科学与工程新农科专业。

201812月于天津召开的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教改项目进展报告会上,该研究成果被遴选为大会交流报告。教育部评审专家评价:具有非常好的指导性值得我们所有专业都要考虑和借鉴。应邀在202011月于长沙召开的第55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期间的第五届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论坛上,做了题为传统工科专业的新工科改革探索与实践的大会报告。上述工作均对宣传和推广传统工科改革模式产生了积极影响。

2. 发表系列教改论文,促进教改成果的推广应用

本成果发表教改论文46篇,其中2篇为《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特约专稿较系统总结了轻工类专业新工科建设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探索经验,内容涵盖轻化工程专业教育改革研究、生物质科学与工程新工科专业建设实践、轻工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系统性改革、加强"生态皮革+工业互联网"建设等,对促进本成果的进一步推广应用起着长效助推作用。


友情链接: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报 川大新闻网 教育基金会

Copyright©2002-2022四川大学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063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