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书

1、以赛比学,财经学子创新成绩斐然

创新活动参与度高。拔尖班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带动,每年超50%财经学生参与创新竞赛及各类活动,师生创新热情持续高涨。

创新成果丰硕。20年财经类本科生共获各类国家级奖励2500余项次、省部级奖励4000余项次,在互联网+”“挑战杯等重要创新创业竞赛中屡获全国金银奖或特一等奖。

2、以赛促教,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同频共振

拔尖创新教育与学科建设相得益彰。政治经济学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国民经济管理等12个财经类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门财经类课程入选国家一流课程,7本教材入选教育部规划教材。

竞赛指导培养一大批创新型教师。张红伟获宝钢教学特等奖(2019)、被授予国家级教学名师(2021);蒋永穆等5位教师获得宝钢教学奖;龚勤林、李航星等两百余人次被评为中国“互联网+”“挑战杯”和省、校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优秀指导教师”。

                                             

3、以赛融研,持续释放学-研转化能量

实现本科生科研能力前置培养,为中国经济学深化发展注入新血液。师生合作成果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权威期刊。近4年来,至少400名本科生被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录取。戴觅、贾男等已成长为双一流高校80后教授和学术新星。

有强烈使命感责任感和企业家精神的时代新人培养初见成效,催生一批科研转化服务民生的带头人。“薪公益-保障农工民工资支付”项目创立“薪公益联盟”,携手政府和金融机构成立薪酬影响投资中心。“高木自适应智能学习平台研究开发与推广”项目创设公司,将数据挖掘技术惠及数千家小微企业,获“中国人工智能代表企业”等荣誉。


4、“三赛”导入财经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获得广泛认同和积极借鉴

探索实践获得高度肯定。川大财经类双创实践受到李克强、刘延东、孙春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鼓励和肯定,并获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和双创教育实践基地等国家级荣誉。

创新创业经验获全国推广。围绕双创教育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数十所知名高校经济(经管)学院开展了互访交流;教育部委托开设的“教育部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培训”等20余个培训班覆盖290余所高校;张红伟教授面向全国高校专题报告百余场。

培养模式受到主流媒体广泛关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多次被《人民日报》、新闻联播、新华网、光明网、今日头条等主流权威媒体报道。



友情链接: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报 川大新闻网 教育基金会

Copyright©2002-2022四川大学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063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