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报告

以马克思主义财富观为指导,基于大学生财经素养状况调查和多年教研实践,率先开展财经素养通识教育的文综实验教学,拓展了实验教学新领域,丰富了通识教育新内涵、增添了课程思政新内容,树立了融合通识教育与课程思政功能的文综实验教学新典范。

(一)树立价值引领、素质靶向的大学生通识教育新范例

融合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在全国率先建设大学生财经素养通识教育课程。将马克思主义财富观和全人教育思想贯穿通识教育文综实验教学全过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财经价值观、有担当的财经伦理责任,培育“财德明、财思健、财商高”的高素质时代新人。成果切实强化了文科育人、实验育人的功能,将知识性和价值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主导性和主体性有机统一,契合了“新文科”培育时代新人根本任务的新要求、新指向、新特点。

(二)建立主体-主导-主线三融合的通识教育新模式

探明财经素养提升规律与通识课程知识逻辑的内在关系,融合学生、教师与实验。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角色扮演、情境模拟中掌握财经知识、培养创业精神,自主形成财经素养的知识体系和思维习惯;以教师为主导,汇聚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师资力量,集体备课、教研互补,使最新教研成果进课堂,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以实验为主线,创新性开展各类实验教学,满足各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搭建财经素养基本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构建分层式、模块化财经素养文综实验教学新体系

创新以“高效学习”为目标的价值工程方法、以“情境嵌入”为核心的系统集成方法、以“多元互动”为手段的协同管理方法,模块化、分层式设计教学内容,个性化、递进式改进教学过程,情景化、沉浸式优化教学方法,全过程、非标准评价教学效果,构建包含生涯规划、投资理财和个人生活三个层次的财经素养通识课程体系,开放创新、情境仿真和操作体验三个类型的财经素养开放实验平台,结合创办社团、参与竞赛等财经素养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课程“教中学”、课题“研中学”、实践“干中学”等方式多途径学习,实现“教”与“学”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友情链接: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报 川大新闻网 教育基金会

Copyright©2002-2022四川大学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063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