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措并举价值引领,强化思政功能
(1)组织公开讲座、首创通识导入。2011年起每年举办财经素养通识讲座,2018年开设线上线下财经素养通识课,2021年出版国内首部大学生财经素养通识教材。将诚信、义利观等思政元素通过现身说法、案例等文综实验教学手段,融入课程与教材,引导学生做马克思主义财富观的传扬者与践行者。
(2)汇聚专家师资、突出言传身教。邀请警官、会计师等参与课堂讲授,让学生在情境中涵育财经责任;文综实验中心与教务、学工等部门协同,指导组织“职来职往”等社团活动,引导学生在实境中体悟财经风险。
(3)发布专业报告、引导财经观念。2021年起每年发布《中国大学生财经素养状况蓝皮书》,全景式刻画中国大学生财经素养的意识、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引导积极财富观念的塑造与价值偏差的调适。
2 多管齐下系统集成,促进善教乐学
(1)分层式、模块化设计实验教学。将学生的财经素养需求,划分为生涯规划、投资理财和个人生活三个层次,对应开放创新、情境仿真和操作体验三种实验,借助平台型、设计型和工具型三类软件来实施,由浅入深培养学生的操作、分析和创新能力。
(2)沉浸式、情境化引导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参与情境设计,促其在沉浸式学习中获得财经知识技能,养成财经思维习惯;探索以赛代练、角色代入等教学方法,将财经知识嵌入各类模拟场景;举办财经素养大赛,在赛场上检验所学;师生共创财经剧本,在通关中掌握知识。
(3)全过程、非标准持续教学评估。建立财经素养“状况调查-实验设计-理论讲授-课堂实验-课外实践-过程评价-反馈改进”的螺旋式提升机制,对“教”全过程评价,对“学”非标准考核,动态掌握学习效果,并及时根据学习反馈调适实验难度、调整教学进度。
3 多元互动协同管理,实现教学相长
(1)多层级纵向贯通。学校顶层设计通识课程建设方案,教务处、设备处等职能部门提供管理服务,相关学院、文综实验中心等业务单位开展实验教学,构成立体教学保障体系。
(2)多平台横向联动。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依靠文综实验中心“实体、联合体、辅助体”多平台联动运行,高效共享中心设备资源、课程资源,支持财经素养通识课程开发、实验教学、实践活动等。
(3)研与教交叉协进。组织不同专业背景、各有专长的教师组成教研组与课程组,集体备课、组团上课,创新教法、研教合一建设课程,把最新教研成果运用于课堂。
Copyright©2002-2022四川大学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06382号